第六百六十二章交换的想法 (第2/2页)
毕竟这个时候,中国人还没有意识到稀土的珍贵,基本上是用白菜价往外卖这些东西。
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,发达国家那边的照相机等一些高科技产品,用的材料当中,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的稀土,如果他能够控股那些稀土矿一段时间,那么,他会狠狠地坑一下外国人。
这个时候,稀土矿的股份基本上都是国家的,都是属于国营企业,偶尔有偷采稀土矿的公司,都是不合法的。
之所以李忠信要在这个时候进入稀土矿这边,是因为李忠信心中最为清楚,中国的稀土矿在这个时候卖出去的相当于白菜价,甚至还没有白菜价高呢!
而这些稀土矿资源到了发达国家那边以后,通过生产,摇身一变,就变成了高科技的产品,然后销售到中国这边来,也就是说,中国在这个事情上吃了很大的亏。
吃亏不说,还十分感激那些进口他们稀土的发到国家的人,觉得他们获得了便宜,搞到了大量的外汇。
每个时期对应每个时期的事情,这个时候,李忠信如果能够通过用技术,用产品换取一些国有控股的矿产的控制权,到改制的时候,李忠信就能够通过增资扩股等一些手段,在稀土矿上获得控股的权力,到时候他就能够不让稀土矿这样白白地流失出去,让中国这边赚到正常价格的稀土矿的钱。
李忠信后世的记忆中,八九十年代年代是中国稀土产量急速增长的时期,但是,其过程让人惊异。
由于改革开放资源换技术和资本方向的确立,出于换取大笔外汇需要,中国推行了“大矿大开、小矿小开、有水快流”的指导方针,以刺激稀土资源的大量出口,这在其他自然资源领域并不少见,而决策层对稀土并没有一个战略的眼光有效地监督和管理。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,国家宝贵资源和长远战略在资本和短期利益面前不值一提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稀土的也越来越重要,然而,中国掠夺性开采的宝贵稀土却没有丝毫定价权。
稀土的猪肉价、白菜价长期主导着中国稀土出口。由于各种稀土生存的小公司独立对外,外商处于谈判的优势地位,个体稀土出口商恶性竞争不断降低稀土的价格,使得稀土买了个稀泥价。
大矿李忠信要收购,小矿李忠信也要收购一些,他觉得,这个时候他要不这样做的话,那就是对不起国家,对不起人民,让人民的利益受损。
李忠信把这个稀土矿的定位定位在了用技术和产品交换上面,他心中清楚,陈醒然如果能够帮助他操作这个事情,这个事情基本上就成了一大半。
后世的卫生巾的企业,大部分都是南方那边涌现出来的,也就是说,南方那边的人眼光很准,定位也好。
现在忠信公司有着这样的一种资源,用来换取矿产这些新的资源,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,对于关爱中国女性的健康,对于人民的利益不受到损失,都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。